這次主題教育的總要求是“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這四句話體現了我們黨認識與實踐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相統一的一貫要求,是一個緊密聯系、相互貫通、內在統一的整體。
領略“硬核”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了解老一輩科學家科學報國的感人故事、體驗文化與科技的碰撞……9月15日至25日,202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各地開展,活動主題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
在當下的文博熱潮中,一些藏身高校的博物館頗受關注。它們以大學學科特色為依托,承載著某一領域的專業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其中一些館藏精品更是學術研究的珍貴資料,也是中華文明史中不可小覷的寶貴財富。
偉大事業,成于奮斗實干。“繞、落、回”三步走以后,探月工程四期圍繞新的目標穩步推進;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2035年前建成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偉大夢想需要科技工作者以點滴實干匯聚成建設科技強國的強大合力。
聚焦不同類型的青年人物,講述他們將個人發展融入國家發展,扎根基層、腳踏實地、奮發有為的成長故事,展現當代青年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的奮斗故事,展現廣大青年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青春擔當。
目前,全國技能勞動者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一支有理想信念、懂技術創新、敢擔當奉獻的高技能人才隊伍,正在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就業
宋鑫介紹,今年以來,人社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新一輪就業政策,挖掘就業崗位、提供就業服務、開展困難幫扶。
航天
目前,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正對嫦娥六號帶回的月球背面樣品進行解封和封裝,科研人員如何處理這些珍貴的月球“土特產”?
風景
高校
近日,2024巴黎奧運會冠軍馮雨、曹緣、王瀾靜、丁欣怡、馬龍以線下和線上的形式,走進北京體育大學。
青年
活動吸引了不少“Z世代”年輕人參加,他們以“人格標簽”為引,希望找到性格合適、興趣相同的“搭子”,共同成長。
出行
選擇同車接續方案的旅客,中途不用換車,同車更換席位即可。
需要提示的是,天安門廣場實行實名預約參觀措施,游客務必按照預約日期、時段和入口有序入場。
近日,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秋季招聘會在通遼市啟動。此次活動在線上、線下同步展開,提供就業崗位近9萬個。
科考
由于終年風雪交加,唐古拉山號稱“風雪倉庫”,其主峰格拉丹東是長江正源沱沱河的發源地。
人物
馴馬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活,更是一門與馬建立深厚感情和信任的藝術,才能使其適應各種馬術比賽和表演。
農業
夏末秋初,北大荒的千萬畝稻田漸漸有了豐收的顏色,造型各異的稻田景觀描繪出東北大地的嶄新地標。
活動現場,上千名南開學子用他們的活力與熱情點燃現場氣氛,使這堂別開生面的大思政課充滿青春的氣息。
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實現歷史性、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曬秋
研學期間,學生們還參加了助農帶貨直播,協助當地線上銷售農特產品。單場直播完成銷售訂單87筆,銷售額達3536.82元。
鐵路
1點58分,張軍再下指令:“1號車左右加五!”這句話的意思是將1號車左右兩邊的電機功率加大5%。
健康
飲食結構不科學,過量食用脂肪等高卡路里營養物質,缺乏運動,精神壓力大,長期熬夜,吸煙、飲酒等,都是高脂血癥低齡化的原因。
節氣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跟著節氣過日子。隨著氣溫走低,南方大部地區暑熱也將退場,江南地區常在秋分時節完成夏秋轉換。
手語
中國手語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實現了手勢動作由復雜到簡便、手勢詞匯由貧乏到豐富、從各地分化到全國標準化的重要發展。
早餐奶通常是在純牛奶的基礎上,添加了谷物、果粒等多種成分制成的,這樣會增加一些其他食物成分及營養,提升產品營養價值有一定幫助。
援藏
天氣
在22日到23日的早晨,出門將會感受到明顯的涼爽。南方終于感覺到秋天的靠近,南方最低氣溫20℃出頭,北方更低,東北甚至不到10℃。
23歲的武漢小伙張亞鵬,是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配套教材《中式菜肴制作》最年輕的參編者。
中國
“我去年就進過反應器的內部,有經驗,今年還是讓我來吧!”
勵志
這里是新疆吉木乃縣的喀爾交鎮牧場,每年這個季節一些哈薩克牧民都會趕著牛羊逐水草而居來到這里,經過一段時間后再遷徙到冬牧場。
秋收
前不久,江蘇省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出臺新政,其中明確規定,“企業在聘首席技師可比照專業技術人員享受正高級待遇”。
韋何
韋何明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在校期間刻苦學習,高中畢業后考入桂林醫學院,隨后又成功考取本校的研究生。
體育
今年9月到明年1月將舉行“燃動哈爾濱”系列賽事,對亞冬會競賽場館和各業務領域進行全面測試。
中國青年報
中青看點
中青校園
青創頭條
京ICP備13016345號-8 |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4843號|24小時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9858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A2.B1-20232628/京B2-20224905號|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5108號
共青團中央主辦 中國青年報主管 中青網新媒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